各位尊敬的领导,我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非常感谢、非常感恩大家的到来。我知道,在座的各位都是公司的领导,或者是某条业务线的负责人,尤其是在岁末,大家能花一整天的时间来参加思迪的会议,这背后对思迪的信任,对思迪的关爱,我深深的感动,感谢大家。
前几天呢,我的一个朋友,他现在也坐在下面,他在微信里面给我发了一个链接,就是冯仑说的,“人家愿意帮你,不是因为你牛逼,而是因为相信你。”这个话呢,让我深刻的领悟到,朋友们愿意来,不是因为我们牛逼,而是因为相信我们。
那么,思迪,它不是一个牛逼的公司,在行业里面已经11年了。这11年以来,我们不太挣钱,也没有干过太多牛逼的事情,但是我们收获了很多朋友,有了很多相信我们的人。
这一次呢,也是我们第一次主办这样的会议。那么在这整个周呢,我都很忐忑,晚上睡不着觉,我在想这么多朋友来了,我没有准备好,怠慢大家怎么办,所以特别的紧张。但是我相信,这些亲爱的朋友也会一如既往的包容我们,谢谢大家的到来。
那么回顾思迪11年的发展呢,实际上我们始终干了一件事情,就是围绕证券金融业务的线上化这件事情去做。事先的5年呢,我们把证券金融的业务从线下搬到PC互联网上,然后随着非现场开户的放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放开,那么更多的业务,我们把它迁移到移动互联网上,由于业务迁移到了移动互联网上,对应的我的线上管理、我的员工、我的服务人员也都相应的迁移到了线上。通过线上化的业务,我们获得了很多的数据,这些数据已经不能够用传统的数据架构进行处理。于是我们在2016年我们开始推出了大数据的系统化,来帮助证券和金融解决数据化和场景化的运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透过数据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去预测更多的未来,包括客户未来是否可以成为你核心的客户,未来是否会流失,通过这个过程,我们拿到了人工智能的入场券。
那么,在公司呢,我跟大家讲,我说我们现在要AI优先。为什么要AI优先呢?因为在过去的发展中,无论是在互联网还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历史上,其实跟同行的公司相比并没有太多的先机,那么只有在AI,只有在这个智能时代,我们感受到我们可以和业内的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有一次在公司内部,我的一个朋友讲到电影《勇敢的心》的一个故事,当苏格兰人面临强悍的英格兰的军队时,苏格兰的很多势力想退步,但是华南士站出来了,他说现在你可以走,或者你可以留下来或许会死亡,但是当若干年之后,你可以拿出今天开始的所有时间,去换这一个机会“just one chance”。那么,思迪愿意用所有的时间和机会去换未来人工智能的成功。
我们的愿景是“做金融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
我们看一看在现在智能时代,一个商业的模式是什么样的。
马化腾在青藤大学的演讲里讲过“未来企业的基本形态,是在云端用人工智能处理大数据”。也就是说每个企业在它的虚拟网络里面,都住着一个全知全能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利用大数据做各种决策,去安排各种事情。这就我想起了《生化危机》中的的“红皇后”,这个红皇后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她可以告诉你未来怎么做。实际上对于证券公司来讲,未来我们也会有一个“红皇后”,她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去做什么决策,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营销的策略。相应的我们员工也会分为两类,一类是执行“红皇后”的指令,一类是帮助和训练“红皇后”。
那么怎么样到达智能金融之路呢?招商银行的田惠宁行长有一个讲话,我看到很多朋友在朋友圈也分享了,他认为,招商银行的金融科技之路就是“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这三步。记得有一天,田行长说招商银行的所有APP占了所有业务量的80%,当时我觉得不可思议。因为银行还是一个传统的业务,线下有很多业务,招商APP的业务量怎么可能占了整个业务量的80%呢?后来我查了一个数据是占了79%,意思就是说招商APP上的业务量、ATM包括线下占到了79%。田行长讲到未来招商银行将会有一半的是科技相关的工作。那么对于公司来讲,是否有一半的人从事科技工作,可能会衡量你是否是智能金融的一个方面。
那么我们要到达智能金融,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公司?我觉得:
第一,开放而非封闭的。因为智能化需要大量的数据,要让数据在系统之间流畅的流动,所以我们的系统是开放的,而且我们的开发商也应该是开放的。
第二,为B端赋能,而非直接面向C端。
第三,输出平台,而非产品。因为券商50%的人是做科技工作的,作为开发商来讲,作为为行业服务的公司来讲,应该是输出平台,而不是标准化的产品。这个平台应该是帮助我们构造业务的差异化,而不是标准化。那么这个平台呢,它应该是解决本质的问题,而非形式的问题。本质的问题就是说,它可以让我这个商业逻辑越来越通,而不是解决单个点或者单个工人的问题。
我们觉得行业需要这样的公司,思迪信息就立志做这样的公司,那么我们思迪就要成为“为金融行业提供领先和开放的人工智能平台和服务”的公司,那么我们是为金融行业、为机构提供服务,我们是开放的平台。
现在我们在做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呢,我们做了一个超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平台。在这个数据处理平台中我们有内部的、外部的数据,有结构的、非结构的数据,还有客户的互联网行为和交易行为的数据。那么在数据的基础之上,思迪有着为行业服务十多年的历史,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很多业务场景,增加了很多业务的主题,这就可以内置各种业务模型和BI,同时大数据平台是一个快速的业务开发和建模平台。
第二个事情呢,就是机器学习。因为过去在证券行业,在金融行业,我们做了很多事情,包括我们做标签、画像、选股、营销、MOT应用等基本上是以专家模型为主,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专家模型不好,事实上专家模型可能比机器训练出来的更好,但是我们在专家模型之上用机器模型去测试,有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效果,那么这个机器学习平台呢,就会将机器学习融入到各种各样的场景,那么数据越来越多,就会越来越多的商业模型。未来我们还要去组建数据分析和模型团队,帮助大家(券商)去训练大脑。
第三件事情呢,就是证券大脑。因为证券行业是开始以来就有各种各样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如果是人工来处理这些数据,工作量会非常的庞大、繁琐,我们会在云端用一些虚拟网络去深度的学习,去训练,构造整个行业的知识图谱,构造包括行业、公司、人、地点、事件的完整关系图,因为未来的信息量会越来越大,我们只有通过人工智能去解决这个事情,才可以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率。
怎么去做这件事情呢?
一是紧紧围绕证券行业,因为AI在目前来讲,一些基础的理论,包括平台基本已经就绪,而且有很多优秀的公司在干,AI的机会可能在行业里面是垂直的,势必对证券行业的业务有很多年的经验和沉淀,所以我们会紧紧的围绕证券行业。
二是开放、融合合作伙伴。我们也会和国际、国内一些最先进的公司去合作,比如说我们会和第四范式形成战略性的合作,将机器学习平台直接汇聚到我们的平台之上。
三是汇聚优秀人才。我们和一些院校,和行业中一些优秀的实验室合作,一是可以把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拿过来用,二是我们可以借助实验室和院校的的优秀人才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情。
四是打造开放生态。我们会跟我们的机构投资者合作成立一个人工智能的基金,围绕人工智能的优秀公司、优秀团队去做上下游的投资。
这张大脑图呢,因为朋友们的到来点亮,因为朋友们的到来点亮思迪的未来之路和思迪的智慧之路。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朋友们的信任、包容和支持,我们不能辜负信任,思迪必须不断进化,我相信一定可以为行业提供领先的人工智能平台和服务。
谢谢大家。